2月25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在本赛季首次职业联赛裁判评议工作中,对裁判员的执法表现进行了严格的评估。两天后的27日,评议结果公布于众。在备受关注的申花主场对阵亚泰的揭幕战中,当值主裁判李海新虽然采用了VAR技术辅助决策,但在处理一起严重犯规时却做出了错误的判罚。
当比赛进行到第90+1分钟时,申花队的蒋圣龙在争抢球时,不慎踩踏到了亚泰队守门员的腿部。从回放的视频来看,这一动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然而李海新却只向蒋圣龙出示了黄牌。这样的处理引发了评议组的广泛争议,被认为是一起明显的误判。因此,李海新面临着足协裁判部门的内部处罚。
据足协透露,本赛季的裁判评议工作引入了新的机制。每次评议都会从评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参与,并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为确保评议的公正性,会议还邀请了中足联的纪检人员以及来自社会和媒体界的足球社会监督员列席旁听。评议组成员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还会单独发表意见,最终得出评议结论。
在评议过程中,对于申花与亚泰的判例,多数成员认为蒋圣龙的踩踏动作应视为严重犯规,并应出示红牌罚令出场。而对于VAR介入的判断,评议组给予了肯定。而在另一场山东泰山与河南俱乐部的比赛中,山东泰山守门员的出击动作也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应视为严重犯规并出示红牌。然而,裁判员在场回看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取消了先前的黄牌并直接出示红牌。
此次裁判评议工作的严格与透明,不仅提高了足球比赛的公正性,也为今后裁判员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它提醒所有参赛队员和裁判员,在足球场上,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危险动作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足协对于提高足球比赛质量与公正性的坚定决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赧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