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时间的2月27日,新疆男篮的媒体公开课吸引了众多目光。据新疆媒体的报道,五位外援在训练中悉数亮相,并由刘炜指导进行了细致的分组与训练安排。
首先,爱德华兹和劳森因其卓越的表现被分配至第一阵容,他们与阿不都沙拉木、齐麟以及西尔扎提一同成为了球队的核心力量。第二阵容则由桑韦尔、黑根斯领衔,加上李炎哲、伊力福拉提以及新加入的朱旭航,他们的实力亦不容小觑。然而,皮特森却并未得到同等的待遇,被放置在第三阵容,与艾孜麦提、杨芮、曲笑宇以及葛浩然一同训练。
皮特森的境遇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尽管他在前两个阶段的比赛中场均能贡献出21.1分、5.1篮板以及4.9助攻的亮眼数据,且三分球投篮命中率高达39.8%,但他在防守端的不足也成为了部分批评的焦点。他从一个备受瞩目的核心外援渐渐转变为了边缘角色,甚至在某段时间内未能进入12人名单。对于皮特森的这种变化,外界的猜测众多,或许只有新疆男篮内部才能完全解释清楚。
然而,从球队的角度来看,皮特森的攻坚能力正是球队目前所急需的。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如CBA俱乐部决赛中,当爱德华兹受到重点照顾时,黑根斯虽然也有贡献但并不具备绝对攻坚的能力,而劳森的状态也不够稳定。桑韦尔作为新加入的球员,在如此高水平的比赛中尚需适应。因此,是否应该在未与皮特森充分磨合的情况下就做出更换决定?
与此同时,新疆男篮在处理外援问题上历来都有其独特的策略。就像曾经的亚当斯,他的最后一个赛季因多种原因未能为球队带来预期的帮助。而在总决赛中替换为菲尔德也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被对手横扫的局面。因此,在新赛季中,大多数球队频繁更换外援的背景下,新疆男篮是否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皮特森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皮特森的高额合同是否与他在球队中的定位相匹配?若仅仅将其定义为边缘外援,那么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并不划算。但无论如何,新疆男篮都需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寻找最佳的外援组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这不仅是对于教练组的一个考验,也是对于球队未来走向的重要决策。